婦科手術可以無痛! 最快24小時可出院
不少婦女罹患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,需要接受婦科手術。根據中山醫院最新統計顯示,使用長效型止痛針劑的婦科病患,最快24小時能夠出院,而傳統止痛方式平均需要住院4至5天。
疼痛不止痛 更會引起保健食品代工併發症
台北中山醫院董事長、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福民表示,人體有5大生命徵象,包括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血壓、疼痛,其中疼痛不光是痛而已,還可能會引發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便秘、焦慮、憂鬱、發炎、感染等一連串的併發症。
使用長效型止痛針劑 24小時出院
陳福民董事長指出,在曾經收治的30名婦科病患中,有20名使用傳統麻醉方式,平均需要住院4至5天;另10名使用新型長效型止痛針劑者,其中3名在24小時內出院,其餘7名於48小時出院,且同時能夠提早下床、拔管,以及保健食品代工進食。
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,加上美食誘惑,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。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,常常會吃保健食品,似乎吃了B群、魚油、綜合維他命、益生菌,或是各種名稱的複方保健品就會保持身體健康。許多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,或是只經過動物實驗就宣稱有療效,亦缺乏長期追蹤評估是否有副作用,吃多不見得有效還可能傷身!一般民眾於日常飲食之外,為了保健或營養補充等需求,往往會去購買冠上「健康食品」名號的相關產品。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,才可以稱為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定義為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「保健功效」,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。
傳統麻醉方式 副作用較多
陳福民董事長說明,傳統止痛方式有口服止痛藥及短效型止痛針劑,雖然止痛的效果不錯,但是都需要重覆使用,而短效型止痛針劑為嗎啡類藥物,容易造成噁心、嘔吐、腸胃蠕動變慢,引起腹脹、便秘等副作用,也可能有上癮的風險。
新型長效型止痛針劑 打一劑效果維持一週
陳福民董事長強調,新型長效型止痛針劑為非嗎啡類藥物,因為作用於不同受體,止痛效果與嗎啡類相同,但副作用輕微,只需要術前12小時施打一劑,止痛效果就可以維持7天,僅有注射處有疼痛的症狀,大幅提升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。
預防術後發生疼痛 有2大要點
陳福民董事長認為,疼痛對病人有相當大的影響,想要預防術後發生疼痛,術前就要與病人溝通,首先必須穩定病人的情緒,接著選擇適合的止痛方式,例如新型長效型止痛針劑,能夠縮短術前空腹、避免灌腸、減少輸液等優點,不但有效減少疼痛、甚至無痛,更能節省醫護人力以及藥物的使用。